机构动态

爱国救民、回报社会的人文主义精神

京妍回访丨用坚持与爱托起地贫患儿的生命


发布时间:

2023-09-01

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,身上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;他们的生命引擎需要靠终生输血维系,否则生命的动力就会熄灭,停止运转,他们被称为“血袋娃娃”。

一个“血袋娃娃”的成长故事,其实也是一个地贫家庭的战斗史。这些顽强生命的背后,凝结了无数的坚持与爱。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三个特殊的家庭,聆听他们的故事。

9岁重症地贫女孩重燃生命之光

小萱(化名),9岁,家住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。小萱刚出生时,全家人都为拥有这么一个贴心小棉袄感到开心不已。但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改变了这家人的幸福生活。

2014年7月,年仅7个月大的萱突发高烧不退脸色苍白。父母马上带着小萱赶往医院,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,医生无法确诊小萱的病因。小萱一家又马不停蹄地赶赴贵阳市人民医院求诊抵达医院时,严重贫血,已是命悬一线的状态,医院及时启用急救用血输血才保住小萱的生命就在入院当天,小萱被确诊为重度地中海贫血,需要长期定期输血加排铁才能维持生命。于是,年幼的小萱开启了漫长又艰难的治疗之路。

麻绳专挑细处断,厄运专找苦命人。2017年的清明节前后,小萱父亲因头晕去医院检查,结果被确诊为侧脑室中枢经细胞瘤,需要做手术。术后小萱父亲右侧身体出现偏瘫,处于半瘫痪状态,基本丧失劳动能力。一个三级残疾的父亲,再加上一个重度地贫的孩子,让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。多年来,为了给小萱和父亲治病,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,还欠下巨额债务。

2020年,小萱哥哥和小萱配型成功,可以做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。可几十万的手术费用却成了最大难题,一家人为手术费开始四处奔波。今年5月,小萱一家了解到北京京妍公益基金会的筑爱地贫行动,在医护人员及社工的帮助下,小萱妈妈顺利提交申请并通过审核。在筑爱地贫行动的资助下,小萱顺利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,目前已经顺利出院。如果恢复顺利,小萱将彻底摆脱靠输血续命的经历

兄妹相继手术成功 地贫家庭重获生机

淇淇(化名)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,年仅12岁的她却有着11年多和地中海贫血这种疾病抗争的经历。

淇淇9个月大的时候,突然有一天高烧不退,因当地医疗条件限制,医生并没有检查出来淇淇到底得了什么病。妈妈带着淇淇去到重庆儿童医院,血液检查结果出来后,医生怀疑淇淇患有重症地中海贫血,淇淇被转入重症监护室。经过地贫基因检查,淇淇最终确诊。

     

医生告诉淇淇妈妈,淇淇需要长期靠输血维持生命,唯一治愈途径就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。家人听完医生的话,如同晴天霹雳,倒在地上。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和淇淇的身体情况,父母觉得先带淇淇输血维持生命,等年龄稍大再考虑移植手术。于是,爸爸妈妈就一边带着淇淇坚持做输血祛铁治疗,一边摆地摊、打零工维持生活。

可是天有不测风云,哥哥(化名)2岁时又突然高烧不退,妈妈马上带着哥哥去大医院进行检查,基因检查报告显示,哥哥也很不幸地被确诊为重型地中海贫血。

震惊及悲痛过后,妈妈带着淇淇兄妹踏上四处求医之路。兄妹二人每个月都需要去输血,妈妈背上背一个,手里抱一个。兄妹二人平均每月输血治疗费元3000-4000元左右,近年来由于医保政策改革加上低保申请落实,兄妹二人的治疗费用才有所减少。妈妈估算,这十几年来,兄妹二人仅输血排铁等治疗费用就花了大几十万。常年累月高昂的治疗费、检查费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。为了给孩子们看病,父母不仅借了很多亲戚朋友的钱,还向银行贷款。

在病友群家长的介绍下,淇淇妈妈带着兄妹二人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。20228月,在北京京妍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下,淇淇哥哥顺利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。20236月,淇淇在筑爱地贫行动的申请也审核通过,救助款及时到位,淇淇也接受了移植手术,目前已顺利出院。

残疾单亲妈妈带地贫女孩的抗争之路

6岁的小梦(化名)出生在广西岑溪,有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,除了自己的家,医院可能是小梦去的最多的地方。

2017年,妈妈发现出生仅7个月的小梦和普通孩子不一样,她老是脸色苍白、没有血色,妈妈带小梦去大医院检查,小梦被确诊为重型地中海贫血。于是,小梦开始不停地往返于医院和家,开启了输血排铁的治疗。

后来,由于父母离异,为了照顾小梦、方便给她看病,妈妈在国企改制中选择了内退,每月仅有一千多元的工资。妈妈因肢体残疾持有残疾证,平时只能打打简单的零工,而小梦每月输血排铁的费用就达1100元,小梦母女二人靠低保和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和治疗。

小梦妈妈说,母亲这个角色让她学会了拼尽全力、倾其所有去爱一个人,不求任何回报,只希望她可以健康平安、无灾无难。

妈妈一直担心由于自己的身体原因无法成为小梦的供者,经过检查,医生告诉小梦妈妈可以作为供者为小梦提供造血干细胞。

终于解决了供者的问题,手术费用又成了小梦治愈路上的“拦路虎”。妈妈向亲戚朋友借了20万元,但距离手术押金还有很大的缺口。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,小梦妈妈向北京京妍公益基金会提交了救助申请,申请很快审核通过,今年6月,小梦顺利植入妈妈的“造血种子”。

目前,小梦已经顺利出院,回到了医院附近的出租屋内。妈妈告诉我们,小梦前三个月每周都需要去门诊检查康复情况,之后也需要定期复查,顺利的话明年小梦就可以重返校园,重拾梦想,快乐追梦。

结语

由于先天缺憾,注定“血袋娃娃”浮游惊涛、追逐骇浪,在风雨摧折中苦苦挣扎。在病魔环伺的岁月里,为了延续他们的生命,多少家庭落败,经济拮据。每个地贫宝宝的生命,都是亲情的见证父母沥血守望,甚至倾家荡产,只为许给他们一个明天。

筑爱地贫行动启动5年以来,见证了无数地贫患儿与家庭的努力与抗争,有超过700名患儿在北京京妍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下重获生机。我们坚信,不管是父母的不懈守望,还是我们的努力与坚持,奇迹终会出现。希望每个仍在抗战中的地贫家庭都能阴霾尽散,日出云开。(完)

版权所有:北京京妍公益基金会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北二分   SEO标签
京ICP备18022024号-1 

营业执照

扫一扫关注我们
微信公众号

关注我们